“世界非遗”粤剧壮乡焕新生 新潮演绎走向东盟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5-01-10 09:32:43





作者 张广权   
新年伊始,广西粤剧团正紧锣密鼓排练剧目,为“春班”下乡做准备。在广西梧州粤剧保护与传承基地,粤剧演员们身着精美戏服,演绎经典粤剧曲目《帝女花》《紫钗记》,婉转的唱腔、精彩的表演,让海内外游客陶醉其中。
粤剧起源于明代,历史悠久,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流行于广东、广西及香港、澳门地区。在中国岭南地区,粤剧通常在重大节日、喜庆场合等进行演出。被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有近500年历史,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951年成立的梧州粤剧团(广西粤剧团前身),在广东、香港、澳门及东南亚有着较高影响力。该团演出的《女驸马》《九宝莲》《卖花女》等经典剧目,历演不衰、享有盛名。其中,《女驸马》经常到广东、港澳地区演出,曾出现“万人空巷争看驸马”的景象。
由于受到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传承人才缺乏,粤剧曾一度面临传承困境。幸运的是,这一艺术近年来逐渐引起社会关注。
年逾六旬的粤剧名家梁素梅一生钟情粤剧。她致力于粤剧的传承与创新,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粤剧演员,组建了粤剧演出团队,让这一传统艺术走向更广泛的观众。
为了让粤剧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梁素梅以粤剧传承人的身份,呼吁设立粤剧文化博物馆和粤剧文化园,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粤剧。在梁素梅及一批粤剧文化工作者推动下,目前,广西多所中小学校建立了粤剧培训活动基地,并开设粤剧课程。
“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梧州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霍雄光曾带队赴东盟国家演出。霍雄光期待,未来,能与东盟各国的艺术家进行更多合作与交流。
近年来,梧州官方通过粤剧数字化工程、中外交流活动等向东盟国家推介与展示粤剧艺术;广西的原创音乐人尝试将传统的粤剧艺术融入民歌、流行音乐中,新潮演绎让粤剧艺术在海内外“出圈”。
“借助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粤剧的精彩片段、幕后故事等吸引东盟观众的关注。如今,粤剧在东盟聚拢了一批忠实‘粉丝’。”广西粤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元军表示,东盟市场的文化多样性给粤剧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组织更多的粤剧团队赴东盟国家演出,让更多人看到粤剧表演。”
梧州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广西粤剧团团长梁向光建议,未来,粤剧文化工作者可结合东盟各国的文化元素,创作具有融合特色的粤剧作品,增加与东盟观众的文化共鸣;通过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机构合作,开设粤剧培训课程和教学活动,培养当地对粤剧感兴趣的人才,促进粤剧在东盟的传播。(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