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人生保鲜剂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8-12 22:46:05





在通常印象里,中年人是社会中坚,应该举止稳重、言谈得体。但日常生活中,有些中年人却言谈粗俗、不修边幅,满嘴酒气,整天无所事事,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说实话,这副尊荣让人难以接受。从一个曾经意气风发、青春帅气的少年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究竟是社会还是自己的责任更大一些?

 

社会固然存在不良风气,生活难免压力重重,但路是自己走的,脚上有了泡不能怪路,还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少中年人随着工作和生活的稳定早早进入了心理倦怠期,曾经的人生理想、做人准则早就被消磨得一干二净,日常所思所想无非眼前安逸,平时消遣更是酒色之气。

 

中年人的精神状态折射的是社会的前景,中年人如果群体性精神萎靡、气质庸俗,绝非社会之福,对后辈会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年人,是一个在各领域普遍实际担责的群体。人到中年,该如何“保鲜”?除了学习,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学习是人生保鲜剂。学习意味着对生活对世界依旧保有好奇心,而旺盛的好奇心正是心理年轻的特征。学习给人以自信,每多掌握一项技能就意味着对生活和工作多了一分掌控。学习给人以自由,当你从学习中认清了世界和时代,那么你就不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你将不再为一时的得失而斤斤计较,人生会多几分豁达与从容,少几分焦虑和烦躁。孔夫子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中年是人生走向成熟,心境走向澄澈,生活走向丰美的重要阶段,但“而立”“不惑”“知天命”绝不是什么都不做自然而然就会达到的人生境界,那是依靠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持续精进,最终达成的。

 

对于当代中年人而言,最好的学习方式莫过于读书。每天读一点书,长期坚持下去,就能改变自己。曾国藩曾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读书之时,需要静坐默思,缄口不言,久而久之,妄言的毛病就会改掉;读书之时,需要沉潜品味,投入情感,久而久之,麻木的弊端就会解除;读书之时,需要耐心思考,反复记诵,久而久之,焦躁的心境就会消失。所谓气质就是这样升华的。

 

明代学者李贽曾说:“富莫富于常知足,贵莫贵于能脱俗;贫莫贫于无见识,贱莫贱于无骨力。”身为中年人,在家庭、事业和身体的三大重压下,如果能保持学习习惯,就能做到“知足”“脱俗”,如果能通过阅读和学习进而增进“见识”,培养“骨力”,那就更加不凡了。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