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四十年 一路风雨总向前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8-12 22:46:57





      新华社纽约1月1日电 题:中美建交四十年 一路风雨总向前

  新华社记者周效政

  40年前的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正式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两个世界大国、10多亿人口之间近30年相互隔绝、敌视乃至冲突对抗的局面,国际大势与历史进程为之一变。

  正如“小球推动大球”、为中美关系破冰的“乒乓外交”一样,中美建交再次体现了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审时度势的果断决策与远见卓识。40年来,两国历届领导人以高超政治智慧,引领双边关系跨越风雨坎坷、总体保持稳定前行。“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习近平主席的论述深刻揭示了此中真谛。

  40载沧海桑田:中美经贸从上世纪70年代的几可忽略不计,发展到如今双边贸易额超过5800亿美元。人文交流也突飞猛进——中国人从对在美亲友等“海外关系”唯恐避之不及,到如今有30多万中国留学生在美求学;美国人则告别“红色恐慌”,兴起了“功夫热”“熊猫热”和“汉语热”。太平洋两岸间从交通完全阻隔,到目前每周300多个双向直飞航班,每年双方人员往来超过530万人次。

  40载相交相融:中美建交40周年恰与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契合。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既是自身锐意进取、艰苦奋斗的结果,也离不开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外部世界的交流融合。发展进步的中国积极融入并反哺世界。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中国本着“同舟共济”精神,为遏制危机蔓延、促进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企稳复苏作出了重大贡献。

  40载机遇共享:中美合作给两国自身创造了大量发展机遇、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福祉同时,改变了世界格局,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因素。合作已成为双方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美关系步入新阶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冷暖牵系世界,而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发挥了关键的引领作用。从海湖庄园会晤到北京会晤,再到不久前二十国集团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期间的会晤,中美元首面对面沟通,为中美关系大船掌舵定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两国元首同意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为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继往开来,我们当以历史和辩证的眼光看待过去40年,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合作和沟通协调,推动中美关系稳步向前。

  事实上,中美关系并非一帆风顺。40年来,有关中国是“伙伴”还是“对手”、对华应该“遏制”还是“接触”的争论在美国国内从未停歇。经贸关系作为中美关系“压舱石”,一路走来也是充满波折:前有“纺织品配额”限制和“最惠国待遇”审查,后有漫长艰难的中国入世谈判和近期的两国经贸摩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历经种种,双边经贸联系反而越来越紧密,“蛋糕”也越做越大。

  还应当看到,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文化传统有很大不同,两国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产生矛盾分歧,但这些问题40年前没有阻碍两国邦交正常化,如今也不该成为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绊脚石。中美之间可以有良性、公平的竞争,但须防范冲突对抗、两败俱伤的危险局面。

  2019年1月1日,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互致贺信,热烈祝贺两国建交40周年。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也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充分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重要阶段。我愿同总统先生一道,总结两国关系发展经验,落实好我们两人达成的共识,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让两国关系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已届不惑的中美关系虽面临波折和考验,但40年来远超预期的互利共赢成果与日趋紧密的民间交流交往足可证明,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向前仍是人心所向,合作仍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势所趋。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