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泰国
中国
国际
教育
经贸
华人
文体
外文
图片
视频
首页
新闻
产经要闻
部委动态
时政新闻
市场环境
统计数据
政策动态
产经评论
产经分析
产经预警
海外产经
快讯
扶贫
行业
行业要闻
财经
旅游
教育
农业
文化
食品
能源
医药
物流
通信
建筑
轻工
化工
金属
机电
综合
舆情
城市舆情
教育舆情
金融舆情
能源舆情
医药舆情
环保舆情
司法舆情
央企舆情
视窗
资讯
产经
微视频
现场
访谈
专题
县域经济
各地产经
特色之乡
招商
河南
山西
山东
四川
福建
内蒙古
黑龙江
江苏
广东
中国制造
企业
新闻
人物
责任
企业文化
营销
扶持
创新
品牌
特色小镇
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港
澳
台
精准扶贫
文化艺术
要闻
文产政策
文产智库
名人访
文化名企
丝路观察
文化遗产
书画馆
文学馆
党媒视点
<
泰国卫生部:泰柬边境冲突已致泰国14人死亡
<
泰国驱逐柬埔寨大使
<
中国法院上半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3万件
<
日本执政联盟丧失参议院过半数议席
<
泰国超六成网络诈骗受害者为职业女性
<
四川巴中邀您来光雾山诺水河邂逅18℃的夏天
<
印尼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57823人死亡
<
中国文化新三样火爆海外
<
全球最大辗环机全系列轴承在洛阳下线交付
<
数个“第一”!中国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
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在天津共商城市合作与治理之道
<
报告称泰国社会老龄化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
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揭牌
<
美媒:特朗普称将对部分国家征70%的关税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查看详情
向世界讲好三江源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5-07-25 09:58:37
——全国政协委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首席专家
连玉明访谈录
2024年7月26日,连玉明院长在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连玉明提交《关于建议将黑颈鹤确定为中国国鸟的提案》引发广泛关注,也为隆宝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带来了新的动力。
编者按:
《三江源调查》中文版新书发布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这是三江源研究院首次以田野调查方式全方位诠释三江源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真实写照,是展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篇章,是青藏高原文化科考的标志性成果。新书发布期间,本报记者对全国政协委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首席专家、三江源研究院院长、《三江源调查》中文版主编连玉明教授进行了专访,现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三江源调查》(中文版)由三江源研究院著、连玉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25年5月出版。
三江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生动缩影
记者: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也是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据了解,您作为一名援青干部一年半时间走遍青海8个地(州、市)所有45个县(市、区),并对三江源地区做了深入调查研究,请您谈一谈对三江源的总体认识?
连玉明:
三江源是青藏高原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标志,是万山之宗、万水之源、万物之始、万脉之根、万园之首,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之大者”,在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三江源不仅具有国家代表性,而且具有世界影响力,正在成为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国际窗口。
2024年7月25日,在青海玉树举办的三江源研究院顾问聘任仪式暨三江源学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连玉明院长首次提出“三江源学”,并作了题为《三江源学:观察青藏高原国际生态文明的战略着眼点》的学术报告。
2024年8月31日,连玉明院长在《人民政协报》头版发表署名文章《将三江源国家公园建成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结合参加全国政协赴青海专题视察和专题调研,提出观察青藏高原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四个基本出发点和五大战略着眼点。
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6、2021、2024年三次到青海考察调研,并发表一系列指示精神,为青海发展和我国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您是如何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青海生态环境重要讲话精神的,请谈一谈您的体会?
连玉明:
我认为有四个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青海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地位,也为构建三江源学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指引。
一是“最大”。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赋予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进一步指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坚定不移做好“中华水塔”守护人,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安全”。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对青海提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并强调,“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三是“高地”。
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2024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也十分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是这一区域的主要任务。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认真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把青藏高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高地。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四是“典范”。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2015年陆续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再到2021年第一批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内的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有序推进。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考察并强调,“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可以说,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最重要的生态支撑。
三江源学:观察青藏高原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战略着眼点
记者:
您到青海援青后,第一时间创办了“三江源研究院”并首创“三江源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它的创建发挥了哪些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果?
连玉明:
2024年4月,在青海省委政策研究室指导支持下,由青海省玉树州委、州人民政府发起成立三江源研究院,由我出任院长。按照青海省委指示要求,三江源研究院要充分发挥跨学科、开放型、国际化的科学研究平台和新型智库作用,充分用好北京对口援青机制,加快探索建立首都支持三江源发展的专家库、资源库、项目库和数据库,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搭建更广泛平台、建立更有效机制、汇聚更多更优资源,努力将三江源研究院打造成为青海生态保护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对口援青的智力平台、自然教育的实践载体和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让三江源成为大美青海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2024年7月,在青海玉树举办的三江源研究院顾问聘任仪式暨三江源学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我首次提出“三江源学”,并作了题为《三江源学:观察青藏高原国际生态文明的战略着眼点》的学术报告。这是三江源研究院成立以来首次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保护母亲河,守护三江源”首都专家玉树高质量发展调研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重要成果。三江源学的提出,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全球570多家外国媒体、20多家海外华文媒体、150多家国内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之后,建立“三江源研究院中国鹤研究基地”和“三江源研究院黄河源头保护与研究基地、黄河源头自然教育基地”,探索三江源研究与研学新路径。2025年4月,三江源研究院首部田野调研专著《三江源调查》中文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三江源学从地质学、气候学、生态学、人类学、考古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流域学、管理学等跨学科融合的角度,以世界屋脊论、江源文化论、生态系统论、流域协同论和国家公园论为核心,成为观察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的新的逻辑框架和战略着眼点,为进一步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提供新的学术视角,为讲好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构建一套国际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体系,为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4年7月26日,连玉明院长在曲麻莱县约改镇入户走访,格前村村民更松罗周展示自己收购的当季虫草。
2024年8月4日,连玉明院长在囊谦县扶贫产业园调研,与民族文化传承人交流。
2024年7月31日,连玉明院长在称多县珍秦镇十村牧业合作社调研,与当地干部及牧民热情交流。
2024年8月4日,连玉明院长在囊谦县香达镇青土村牧民尕玛达杰家中调研。
记者:
在三江源学的理论框架中,您首先提出“世界屋脊论”,它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影响?
连玉明:
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最年轻的高原。作为“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却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中心,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地区,也是亚洲乃至北半球环境变化的调控器。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以及受其影响的东亚、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欧等泛第三极地区,涵盖20多个国家的30多亿人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泛第三极环境变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
科学家的研究显示,近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21世纪后,高原增温超过全球增温速率的2倍。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冻土热退化,加剧了潜在的生态风险。冻土层的融化将释放一种爆炸性物质加速全球气候变化,并可能对生物系统弹性、水文循环过程及全球碳平衡和寒区构筑物稳定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气候变化将加速物种灭绝、改变物种分布范围、影响物种基因多样性以及物种相互关系。反过来,生物多样性丧失又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
地球的未来取决于我们能否限制全球变暖,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更加极端和不可逆转的恶劣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要把全球变暖控制目标设定在1.5℃的根本原因。
记者:
您非常关注日月山并做了深入研究,您认为日月山不仅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分界线、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而且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重要枢纽、汉藏文化交融的重要枢纽、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这四条分界线、三个重要枢纽汇聚于日月山,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也只有此一地。围绕日月山研究您提出“江源文化论”,请您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连玉明:
立足于百万年的人类史、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世界屋脊”大背景下,我们对三江源地区人类早期活动和文明发展进程会有更多新的发现。尤其是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草原文明的历史视角出发不断追寻:三江源的源头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对推动“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或“中国弧”的形成发挥着怎样的独特作用;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全球视野出发,在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发展进程中,为什么其他三个文明古国都曾经历过中断或衰落,而中华文明却一直延续至今,这种延续与江源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特别是从文化起源的角度,我们更要追问,既然文明起源于江河,那么作为山宗水源的三江源,江源文化也应该是研究早期华夏文明起源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特别是要在传统的关于黄河上游、中游、下游的三段论中补上“源头”这一段,形成源头、上游、中游、下游“四段论”,从而更加凸显“源头”的地位和价值,推动构建以江源文化、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为一体的黄河文化理论体系,赋予江源文化以应有的学术地位和话语权。
2024年8月6日,连玉明院长在玉树市西杭街道禅古村调研。
2024年7月28日,连玉明院长在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多秀村调研,为专注于曲麻河乡区域内109国道及215国道沿线垃圾收集清运任务的不冻泉垃圾处理站工作人员捐赠吸氧机。
2024年8月4日,连玉明院长在囊谦县藏红盐文化体验馆调研。
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从生态系统论的角度,您是如何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的深刻内涵的?
连玉明:
要想最大限度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必须全面准确系统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最大”的深刻内涵。最大的价值,就是地质地貌价值、水资源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的统一体。最大的责任,就是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生态全要素系统治理。最大的潜力,就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生态补偿、生态产品、生态服务为导向,把优势转化为生产力,把责任转化为行动力,把潜力转化为竞争力。价值、责任、潜力是构建保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三要素,“三个最大”是生态系统论的核心。
记者:
为什么要提出“流域协同论”?
连玉明:
从历史流域学理论分析,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长江、黄河、澜沧江都拥有自身的流域体系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必须构建流域共同体,推进生态共同体建设。必须加强流域合作,促进建立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生态保护和协同治理的共建共享机制。必须探索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安全共管、发展共享的实践路径,在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全流域视角谋划生态发展的融合与协同,共同推进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整体平衡。
记者:
您提出的“国家公园论”对三江源国家公园有何指导意义?
连玉明:
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的一种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按照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国家公园是保护强度、保护等级最高的,目的就是要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是一种原真性、完整性的生态全要素管理和大尺度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应发挥制度优势、彰显文化特色、推动全民参与,最大限度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探索国家公园共建共治共享的保护与发展相互促进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模式。
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记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您向全国政协提出《关于支持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的提案》,请您谈一下提案的内涵及其影响?
连玉明:
2024年8月31日,我在《人民政协报》头版发表署名文章《将三江源国家公园建成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结合参加全国政协赴青海专题视察和专题调研,提出观察青藏高原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四个基本出发点和五大战略着眼点。2025年3月,我又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支持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的提案》,受到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和中央、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办理。
三江源国家公园率先在我国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率先颁布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率先设立三江源生态法庭,率先建立三江源公益诉讼巡回检察制度,率先构建国家公园生态公益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率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行政执法模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卓著成效。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就是要在代表国家和影响世界这两个方面下更大功夫,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自然景观与自然教育良性互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中,开启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新篇章。
2024年8月4日,连玉明院长在囊谦县香达镇青土村牧民丁巴尼玛家中调研。
2024年7月31日,连玉明院长在称多县歇武镇直门达村直本仓故居调研。
2024年7月28日,连玉明院长在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昂拉村玉珠峰登山大本营调研登山产业。
记者:
您认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典范之路,最核心是什么?
连玉明:
核心是发挥制度优势,做好两个顶层设计。国家公园建设重在“国家”二字,它具有国家属性,属于国家行为。只有把握“国家”这个主题词,才能更加全面准确深刻地把握国家公园建设的时代价值。既然是国家公园,那么就必须由国家来主导。无论是保护还是建设,都必须由国家统筹资源,统一规划,也包括建立健全国家财政的投入机制,不能“国家牌,地方造”。从国家层面看,主要是体制上的顶层设计和立法上的顶层设计。比如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如何一体化谋划、一体化保护、一体化发展;比如发展改革、自然资源、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等部门政策如何统筹,避免“合成谬误”;再比如国家公园法与自然保护地法如何统筹推进、加快出台。从青海省级层面看,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昆仑山四个国家公园,长江、黄河、长城、长征以及正在推进中的昆仑等国家文化公园,在管理体制、共建共享模式上如何统筹,也很需要研究和探索。
记者:
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离不开对生态文化特别是文化遗存的发掘和保护,您认为在这一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
连玉明:
要彰显文化特色,抓好三个重点。三江源国家公园不等于“无人区”。除了生态、生物、生命,还有人与生活。如果离开了人、离开了原住居民,任何保护与发展都失去了核心价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家公园的根本,是“典范”的意义所在。因此,要更加重视传统生态文化、草原文化特别是游牧文化的原真性保护。若干年后草原上还有没有人放牧,还有没有人愿放牧、会放牧,还有没有人愿意过游牧生活。如果没有,草原将如何长久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实现。要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更加重视源头文化挖掘。调研发现,正在发掘的丁都普巴旧石器洞穴遗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文化遗存发掘、研究、保护和传承方面还存在两个不够:一个是国内外权威专家对源头文化关注度不够;另一个是青海本地专家做了大量研究,形成不少成果,但学术影响力不够。只有解决好这两个“不够”的问题,青藏高原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会有大发展。
记者:
三江源国家公园如何推动全民参与,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
连玉明:
要加快完善差异化、动态化生态补偿政策体系,进一步深化“一户一岗”制度,真正让生态管护员有事干、有收益、有奔头、可持续。探索完善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商业运营项目的特许经营模式,打造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高端研学基地。鼓励符合条件的当地居民参与特许经营,建立健全保护性、开放式、共享型的全民生态保护与发展体系。(完)
上一篇:
2025未来科学大奖结果将于8月6日揭晓
下一篇:
(经济观察)开放潮涌海南自贸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四川巴中邀您来光雾山诺水河邂逅18℃的夏天
<
四川巴中邀您来光雾山诺水河邂逅18℃的夏天
<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
“侨”见世界:2025侨文化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开幕
<
煤从空中走 电送全中国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笃行致远
<
“追梦中华·大美新疆”海外华文媒体探访丝路文化产业园:古韵新章共绘文旅融合新画卷
<
“追梦中华·大美新疆”海外华文媒体见证国际陆港枢纽崛起
热点新闻
<
向世界讲好三江源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
90后西班牙留学生与40后阿籽奶奶的《凝视的日常》
<
【魅力舟山 】全球帆船大咖云集,嵊泗魅力何在?
<
成都持续塑造“公园城市·幸福成都”文商旅体品牌
<
跟着世运会去旅行 赛事流量如何变经济“增量”?
<
天地幻彩——岭南书画名家邀请展 广州开幕
<
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江门非遗焕新出彩
<
亓汉友“当代书法势理论”研讨会在济南顺利召开
热点舆情
<
陈宜禧后人坐16个小时飞机回乡祭祖 “无论走多远,根在这里”
<
脸书爆料台湾情报局风纪败坏、士气低落、绩效造假
<
中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
<
江西一涉黑厅官 查封涉案资产近二十六亿
<
调查:美加州大企业中女性和少数族裔获高薪比率低
<
日本将考虑对福岛核电站废弃物进行暂时填埋
<
装载武器信息泄露 英国承认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
身家缩水!特朗普25年来首次跌出福布斯美国富豪榜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流程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